| ||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服务是开发农村的关键。在江苏,如何突围特有的农田困境——稻茬麦紧张的时间差,在科技服务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省农业科学院苏北科技服务中心的“农机人”深入一线,给出了答案。 稻茬麦三年困境 一套农机完美解决 6月的江苏,金黄色的小麦被成捆收割,节奏快些的地方,水稻秧苗已纷纷下地,到了11月,这批水稻再被收割,新的麦子随即入田。一季麦子一季稻,是江苏绝大多数种田人的生产方式。 但不知从何时起,老天开始不按常理出牌。这让江苏农业跟着经历起一波又一波的折腾:近三年秋收时的降雨不断,让收水稻与种小麦的时间屡屡重叠。两者之间无法突围的茬口困境让江苏农民饱受其扰。加快收水稻势在必行,但遇到极端天气,水稻收不上,损失更惨重。农户叫苦不迭。 作为中国小麦增产的主要区域之一,江苏稻茬麦课题的攻克,显得迫在眉睫——2016年11月,在位于泗洪的苏北科技服务中心基地,“1211”农机方阵却表演了稻茬麦的时间艺术:收割机先收完水稻,紧随其后的一台秸秆粉碎机就开始工作,接着两台稻茬麦条带免耕宽幅施肥播种机紧紧跟上、播种小麦,开沟机和镇压机再出场,完成最后的平整工作。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上午收水稻,下午种小麦”的奇迹,竟神速又利落地完成了。 扎根基层 为农民打磨农机“匠心” 谁能想到,在四五年前,基地的土地尚未流转时,这块田地平整度差,肥力不均,无论稻麦都是品种杂乱,秸秆焚烧的顽疾根深蒂固。 苏北科技服务中心基地在泗洪成立后,省农科院资环所现代农业与土壤修复研究室研究室的副主任顾克军前来做科技服务,他首先帮农户筛了20多个优良的稻麦品种,考察它们的抗病、抗倒等性能,为农户逐渐明确了品种稳定,丰产性抗病性较强的“淮麦33”、“徐麦33”等主体品种。 农机“秸秆还田”喊了多年,但涉及高成本等问题,推广始终受到制约。农户有抵触,少不了说风凉话,顾克军等人便想着自己做成果,再示范给农户看。他和团队跑遍江苏,调研稻麦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尤其在旋耕之后的播种,团队先后试验了9种方式,终于确定以机械匀播取代早前的条播方式。 杨四军是资环所科技服务部主任,沿用顾克军的调研数据,他在农机的设计和示范上又下了一番深功夫。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他创造性地在收割水稻时,让收割机将秸秆的留茬高度从15厘米提高到40厘米,再配以专用尺寸的粉碎机粉碎秸秆,无需再通过耕翻和扒地,从而实现100%的秸秆还田。 秸秆粉碎机工作完毕,“稻茬麦条带免耕宽幅施肥播种机”再下地。这台机器把传统机具宽幅提高到2.4米,加大了作业行距,还专门设计了刀型刮泥片等部件,这样,机具可以直接进入水稻收割之后留下的烂泥地自如播种,让小麦的播种提早1周左右。 兴技为农 在田里彰显农机能量 说起为农民做事,技术人员总有一股子倔劲。把理论吃透,把原理搞扎实,结合实际,迎难而上。“1211”是顾克军、杨四军的无数心血,在这期间,团队从秸秆还田入手,到设计方案解决,再否定自己,然后推倒重来……困难无数。 单位在南京为二人配了办公室和住房,可有家不常回,办公室也不常呆,车轮子倒滚得勤。近半年的时间,他们都活跃在泗洪田间。在那里,科技人员的电话对农民公开,微信群里也常年闪烁着种田户的各种问题、需求。 如今,“1211”方阵早已走出实验基地,开进大户的田地。“机械效率高得出乎我意料,稻茬麦再不是难题。但更感动的是农技人员时刻想着我们,一周总要来田里看一次,手把手地带着农民干。”泗洪县种田大户魏传标感慨。从怀疑,到观望,到接受,高效农机成果在田地里书写了奇迹让农户眼见为实。 除此之外,潮湿的粮食放入特制的粮仓内就能风干不发霉,风干每公斤粮食的成本仅为0.05元;氢气球下面拉着皮管和喷头就能打药,2000元的“特惠价”1分钟就能喷完1亩田……在2017年家庭农场主实训行动计划宿迁专场的活动现场,苏北100多位家庭农场主和种粮大户观摩了这些物廉价美的江苏“自主研发”农业生产设备,无不竖起大拇指。 今年3月,杨四军等人去参观了2017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大型化、多功能的国外农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较而言,中国农机服务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农机要服务于高产目标。中国的农机必须与农艺深度融合,才能满足社会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目标,满足‘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需求。”杨四军坚定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