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联系热线:
0519-82312399
网站首页 >> 让更多绿色、高效农机“驰骋”田园

让更多绿色、高效农机“驰骋”田园

日期:2017/24/10

2017-10-20 13:15|作者:贾佳摄 杨清悦|来源:东方城乡报

  深秋时节,新稻收割后的农田,一阵雨过,很快窜出了一茬茬青草。在松江叶榭,一群年轻人就“猫”在这片20余亩的试验田里,执尺握笔,测量、记录。面前的农机开开停停,他们绕在农机周围,跳上车身,又卧进土里。

  这样一群“青年农夫”,从翻耕、播种,到植保、收割,随着时令在田间耕作,样样不落。不过,他们与别的农夫有些不同,耕作不为了收粮,他们关注的,是田里一台台性能不同的农机。在上海郊区,许多在田间“大显身手“的新技术装备,正是经由他们的研发和把关,才得以推广;也是他们,引领着上海市在水稻播种、蔬菜收割等方面农业机械化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

  攻克难题,把关农机推广

  眼前,声级计、温湿度计、土壤坚实度计……不同测量器具摆满了一台仪器箱,他们正在测试一台新研发的秋冬菜播种机。机器驶过,一条沟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倾斜度,都精确到毫米。这是他们极平常的一种工作状态。在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一年到头与农机打交道,“跟随”农机入田试验。这支10人的青年团队,平均年龄在30多岁,陈欢,岳崇勤,周遵喜,王琪琛,张寒波,周健,金晓刚,蒋骁,陈东晖,堵一鸣,从事以农机推广鉴定、园艺机械、粮油机械三个方向,日常工作也围绕此展开。

  近些年,国内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说到先进农机设备的适用和推广,仍然存在难度和短板。受环境影响大,不同农作物的机械化应用程度也可能受到限制。要根据实地需求,解决农耕作业中省时、省工问题,是当前国内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在上海,这样的“任务”就与这支青年团队息息相关。

  推动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这个目标不容易。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达89.7万亩,其中,水稻机插秧面积45.7万亩,机植播44万亩。在水稻播种上,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经历了短短几年在松江、奉贤、浦东等区示范推广,配套高产创建,带动形成了国内影响广泛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模式,为水稻机械耕作辟出了一条新路。但事实上,在此之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机械化一直是本市发展短板。“从前,机械普遍作业性能差,投入成本高,要适应上海地情和天气,难度仍然很高。像水稻种植,目前,仍然有37%是人工撒播。”园艺机械科王琪琛介绍,农业机械化推广,任重道远。

  引进优良的农机具,从选型开始。早在2011年,他们与松江区农机推广站一起发现并看中了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研发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在江南耕作条件下,水稻播种能精确得成穴、成行。不仅扎根深,不易倒伏,采光通风好,病虫害也相对较少,而且操作工序简单,省工,省时,成本还低。不过,要让这款精量穴直播机效果充分展现,从播种前耕翻,田间植保管理到收割、秸秆还田,全程农机技术要不断深入。

  此后几年,这支团队相继实施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研制”、“水稻机穴播高产优质机械化技术示范”,“水稻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示范”等科技兴农项目,深入各区开展不同穴播机的对比试验,水田耙的选型试验等,并配套开展“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规范”、“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预研制,还完成了《水稻机械化精量穴播与配套技术》编写,为广大农机手开展农机培训,这款机器的推广覆盖面很快被推开。

  从农机到农艺,化解“水土不服”

  近两年,在国内各类农机展会上,代表上海特色的绿叶菜收割机总能成为吸引参展人的亮点。作为国内第一台绿叶菜收割机,它可完成鸡毛菜、油麦菜、广东菜心,甘蓝、生菜、米苋等多种绿叶菜收割,引领着国内相关技术的前沿。在上海,通过“菜篮子”工程主力保淡,市民餐桌必备的绿叶菜,是各郊区蔬菜生产重点。绿叶菜收割机的试验和推广,不仅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也拓展了绿叶菜机械化生产模式。

  事实上,蔬菜机械化作业推广,比水稻难度大得多。“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播种,移栽,收割,整理,这些人力需求大的环节,目前基本上处于人力工作业状态,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低。”园艺机械科岳崇勤表示。2011年,推广站领导初次发现这台机器,是通过一家英文网站,职业敏感度让这群青年人感到,这台产自意大利的机器,有可能解决传统作业从未突破的绿叶菜收割难题,于是,便开始了加紧对接和翻译工作。

  不过,就像每台新机器的机型、选配一样,首先遇到的是机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是农机适用性调整的过程。“园艺机械科张寒波说,由于不同环境,土质不同,农田地势不一,空气温湿度变化,再结合收割作物的特性,机器自身磨合、可靠性测试等,一台机器要经历从农机到农艺的融合,其间可能需要上百次试验。

  试验,对时令和季节的要求分毫不差。所以,掐准了农忙和农闲的时间,他们要在试验田里抢收、抢种、抢试验。“作物有生长周期,机器调试的时间很有限。”推广鉴定科周健说,到了七八月高温天,为了抢时间,可能凌晨就要起床入田作业。历经了3年改进,第一台绿叶菜收割机终于投入应用,与之配套,整地深翻,播种、移栽,起垄、植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也相继实现了引入、改进和更新。就在去年,在嘉定区举行的蔬菜机械现场推进会上,30余套演示机械代表了上海近年来农机推广成果;他们还编制发放了《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关键环节农机具建议目录》、《示范点绿叶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建议方案》等参考指南,成为国内领先。目前,全市已有300余套新机具投入应用,产生了示范性影响。

  强化鉴定服务,拓展农机综合业务

  一方面推动农机技术创新,一方面积极规范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目前,团队面向全市企业开展公益鉴定服务,可对割草机、搂草机、打捆机、水稻穴播机等40多个产品进行推广鉴定,对灭茬旋耕机、多功能田园管理机、烘干机等近30个产品开展检验检测,以及果蔬冷藏库、水田耙等进行定型鉴定。其中,还承担着21项省级推广鉴定能力认定工作。近两年,他们还起草了《上海市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细则》和《上海市农业机械定型鉴定实施办法》等,并增订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程序》。

  补贴农机具质量鉴定监督也是工作重点。他们通过对全市水稻穴播机、大棚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等产品开展跟踪调查,定期形成有质量调查报告。结合广大农户农机质量监督诉求,还成立有质量调查机构,农忙时节,对15个型号3类产品进行了质量保障督导,还设有2个农机维修网点和3个农机经销网点。

  此外,团队以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机科技培训,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农机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并督导区县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配合农科热线农机专线开展农机科技咨询和服务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