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及时正确的维护保养,不仅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对排除故障也很有利。从磨合、清洁、杜绝三漏、预防过热等方面强调了加强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以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
柴油机的一些故障,如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过大,喷油器的喷油压力下降,在进行必要的保养和调整之后,故障即可消除;而大多数故障如因机件磨损、运动件卡滞等故障,可通过维护保养工作得到有效预防。为减少故障发生,保证拖拉机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使用中突然发生故障,造成机件损坏和人身伤害。应认真坚持“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做法,认真做好柴油机的技术保养工作。
1 做好磨合工作
新购的柴油机或大修后的机器,主要运动零部件的配合情况不好,机器不能马上以高负荷、高转速连续作业,还需要一段磨合。否则,会加快零件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磨合分两步进行,先是发动机的空运转磨合,然后再带负荷磨合。磨合对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要为了省油省事,忽视磨合过程,否则将会因小失大,造成机件提前损坏。
2 加强“三滤”作用,做好“三洁”工作
(1)加强柴油过滤,确保燃油清洁。燃油中的杂质会加速燃油系精密偶件的磨损,拉伤配合表面,破坏密封性能。燃油中水分会促使柴油氧化的副产物酸变成油泥,造成燃油系零件锈蚀、磨损,造成精密偶件运动阻滞甚至咬死。所以要重视柴油的滤化工作,防止水和机械杂质等进入燃油系统。做好燃油系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洗柴油滤清器滤芯,必要时换新品。柴油滤清器一般使用200~300 h,就应检查清洗或更换滤芯。网状滤芯用毛刷刷洗外表面;毛毡滤芯可用压缩空气从滤芯向外吹;纸制滤芯无法清洗,一般使用100 h即应更换。
(2)加强机油过滤,确保润滑油清洁。要重视机油添加、运输和贮存中盛装器具的清洁;定期清洗曲轴箱和油底壳,更换新机油;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换新滤芯;有的柴油机曲轴箱上盖上有一塑料软管与进气管相通,在使用中此管不可丢弃不装,否则进入曲轴箱内的脏空气会使机油脏污,加剧机件磨损。按期清洗滤清器或更换滤芯。柴油机在使用中,要保证纸质滤芯端面和中心孔的密封,橡胶密封垫失去作用时应更换。根据滤芯使用时间的长短和机油污染程度,定期与不定期地对滤芯进行清洗保养或更换新件。一般每50 h保养一次为宜,工作150~200 h更换滤芯。定期更换机油,必要时清洗润滑油道。
(3)加强空气过滤,确保进气清洁。在农村使用的柴油机,严禁在未装空气滤清器的情况下工作。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滤芯,必要时换新品,干式的纸质滤芯可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吹拂,或轻轻拍打滤芯以除尘;湿式的应经常清洗金属滤网,适时更换机油。必须确保空气滤清器与进气管口或进气道接缝处的密封。
3 杜绝“三漏”
“三漏”是指漏气、漏水、漏油。漏气主要指气门漏气、活塞环不起密封作用,混合气下窜、汽缸垫烧损漏气、喷油器安装座孔漏气等,造成燃烧室密封不严,汽缸压缩压力下降,启动困难,功率不足。漏水是冷却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漏水不仅会使机油变质,还会使发动机过热,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漏油是指柴油、机油的外泄和内泄,柴油机工作时,要注意各油管接头处不得有油滴渗漏,否则影响供油量,造成动力不足。平时应注意各油管接头部位的紧固情况;同样,润滑系各部位也不应漏油,否则机油不足会导致烧瓦抱轴的严重事故。必须经常检查并拧紧各接头部位的螺栓与油底壳放油螺塞,及时更换损坏的垫圈。
4 保证柴油机工作温度正常
发动机水温过高,机油变稀,机油泵工作效率降低,发动机各润滑表面油膜被破坏,加速机件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烧瓦、拉缸、拖缸等事故。发动机水温过高,使喷入汽缸中的燃油提早燃烧,压缩力不足、功率下降。发动机温度过低,柴油燃烧中产生的水蒸气和酸性氧化物反应后产生酸(即硫酸),豁附于汽缸壁上,产生强烈的酸腐蚀。发动机温度过低,还容易形成积碳,活塞环胶结,压缩力不足,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柴油机过冷或过热,都将造成机件的过早磨损,影响正常运转。平时要控制好机体工作温度,做到低温预热暖机,高温通风散热,使柴油机维持在正常温度(85~90℃)下运转,温度有异常时须及早调节。应经常注意使用清洁无杂质的软水,如雪水、雨水、烧开沉淀后的水;保持上水室适当的冷却水面,过热缺水时,不可立即加冷水,应卸去负荷,小油门着火,待水温下降后在运转状态下以细流慢加,以免造成有些部件产生裂纹;经常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柴油机启动后,水温达60℃以上拖拉机才能空行,在规定水温范围内才能负荷作业;平时工作时,皮带的张紧度应符合技术规定。
5 遵守技术保养规程
遵守技术保养规程,按时按质完成,决不拖延,以预防早期磨损和发生故障,保持柴油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班次保养工作,重点是清洁机器外部,检查并消除各部漏油、漏水、漏气现象,检查柴油、机油和冷却水是否足够,不足则及时加足。一号保养在工作时间为100 h左右进行;二号保养在工作时间为500 h左右进行;三号保养工作时间为1500 h左右进行,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